火趣阁

第二十五章 痛苦回忆

天才一秒记住【火趣阁】地址:huoquge.com

co

“我韩师弟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师从全福班第六任班主陶广德先生,十八岁那年改名寒秋云。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第一次登台亮相,我们师兄二人凭着一曲《牡丹亭》名声大噪,而自那以后,韩师弟也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名角。”

林明山小心翼翼的捡起地上的照片,温柔的摩挲着,拂去上面的灰尘,眼中满是柔情。

“他是被陶桂泉等人杀死的吗?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莫测抬头望向了沈于鸣,开口道:“我看照片上的韩志云与你有几分相似,难道你们是兄弟?”

“不错,志云是我亲弟弟。十三岁那年,我被父母亲过继给了隔壁县城的舅舅一家,从此改名;至于弟弟,则被送到了全福班学艺。弟弟他一直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积蓄都寄回了家中。就算在外面吃了苦,受了委屈,也从来不说。为了让我读书,他更是省吃俭用,信里一直鼓励着我,让我以后做个有文化的人,不要像他一样,只是个低贱的戏子,被人瞧不起。”

沈于鸣泪流满面的说道:“弟弟告诉我,自己过得很好,师傅和师兄更很照顾他,如今自己已经小有名气,以后肯定能赚大钱。可是我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能在戏台上发挥得如此出色,这戏台下要付出的努力,定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后来,舅舅他们收到了韩志云寄来的钱,真的送沈于鸣去外地读书了。走之前,他悄悄溜到全福班找了弟弟,告诉他,以后自己一定会用功学习,出人头地,将来赚了大钱,就回富平村盖个大房子,一家人开开心心过日子。

而韩志云眼中满是欣喜,他告诉沈于鸣,听师傅说,隔壁县有个县长特别爱听戏,尤其是那曲牡丹亭。再过几个月,那位大人五十大寿的时候,全福班也会过去唱戏表演。

“哥,他们都说,这次生日宴上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会来听戏,演出成功的话,从此以后全福班便会声名大噪,而我也会成为当红的角儿!这样一来,爹的病也会被治好,还有家里欠的债就能很快还清,我们也有盖大房子的钱了!”说这话时,韩志云一脸兴奋,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当时我答应过志云,让他多等我几年,等我出人头地,衣锦返乡,我要让大家都知道,志云是我弟弟,他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谁也不能瞧不起他。”沈于鸣哽咽道:“可我不知道,这一分开,便是永别。当我再次听到有关志云的消息时,竟然是他的死讯。”

沈于鸣说,弟弟自幼身体便不太好,因此体型娇小,即便已经成年,个子也不到一米七,加上他又是唱旦角,声音轻柔,平素还续着齐肩短发,如果不穿男装,往往很多人都会将他错认成女孩。

他以前总是担心弟弟生的这样一张好面孔,性格又腼腆,在剧团里、外面唱戏的时候会被人欺负。可是弟弟告诉自己,他有个师兄叫林明山,从学艺到登台的这六年间,师兄一直都很照顾他,即便遇到难缠的客人,也会替他解围,是个很好的人。

“志云他就是太单纯了。他醉心唱戏,近乎痴迷,总以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是他不去招惹别人,并不代表那些恶人就会放过他。陶桂泉这个畜生,还有丁玲这个贱妇……就是他们,彻底毁掉了志云!”

当年,陶老班主深感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便将自己在外读书的儿子陶桂泉招了回来,让他住在班里,以便早日熟悉关于全福班的一切,日后好接替自己继续打理下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过命小说】《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玄鉴仙族》【桑舞阁】《从行星总督开始》【天悦小说网】《末世第一狠人》《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梦幻文学

《鬼魂逃生攻略》转载请注明来源:火趣阁huo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表妹不欲攀高枝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我是主母,也是孟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姝宠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这个修仙过于日常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离人终成相思意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三魂七魄归位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我靠好运壮大家族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谬接瑶华枝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诱梦穿时空的女将军悍女麴凰驭龙婿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