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有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火趣阁huo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前几课的讲解训练,大家心中应该很快就有答案了。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诗中传递的情感,那么非“万里悲秋常客”
一句中的“悲”
字莫属。
前面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杜甫登高所见之景是什么?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何种意境,才会给人以悲哀之感呢?】
刘宋。
谢灵运本就极爱山水景物,对写景之句更是敏感,他还能瞬间联系上偶像曹植的诗句:
“风急一句颇见力度,时值寒秋,杜甫又恰在登高,立于高台之上则四面风来,更觉风之迅疾猛烈,正是曹子建说的“高台多悲风’的意思啊!”
他想到偶像写这首诗时,远处藩邦,兄弟乖隔,有失群之悲,悲风又暗指朝廷气象阴惨,杜甫老年难道有同种悲哀?
北魏。
郦道元素来好学,历览奇书,他深感前代地理之书记述过于简略,且多有虚构之说,更兼时移世易,山川地势或有改变,所以决定为前代的《水经》注。
日前,他曾亲往三峡,勘探水文,见惯山川风物,如今看到杜甫的诗不禁颇有感慨:
“急风、高天,猿啸,是典型的清秋之景。
风急,可扫荡层云,则见天高气爽,若但看此则是阔大之景,但偏偏附上“猿啸哀’三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常人听得猿啸尚觉属引凄异,杜甫老来登高,更兼潦倒多病,只怕更是心惊吧!"
亲耳听过三峡两岸猿鸣的郦道元对这一句感受颇深。
唐朝。
孟浩然因“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之句见恶于玄宗,此后在仕途上屡屡碰壁的他再不愿意蹭蹬与官场,故而决定离开长安,漫游山水。
如今他恰在吴越一带游览,晚宿于建德江处。
时下天色向晚,洲渚之上烟雾迷蒙,可杜甫诗里对沙渚的描绘,却与他眼前所见截然不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赛博朋克:2075》《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临安不夜侯》【系统流小说】《秋燥》【新思路小说网】【亲亲小说网】《石破天穿越令狐冲》【梦幻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