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方正打了一个打喷嚏,嘀咕道:“谁念叨我呢”
“叮恭喜你,又救了两条人命。现在,你拥有两次抽奖的机会,是否开始抽取”
“抽不抽白不抽,留着又不能生孩子。”
方正立刻道。
“叮恭喜你获得月白僧衣一件。”
系统道。
“僧衣我的个佛祖爷爷啊,系统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这件僧衣太破了,给我开荤了”方正笑道,他不能下山,衣服更换肯定是个问题。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别的衣服,而寺院里只有破旧的衣服,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的衣服,说实话,他真看不上。
毕竟是年轻人,也想自己漂亮点。
不过相对于衣服,方正更希望获得一些牛逼的能力,例如天眼、以及和动物沟通的神奇能力,这种能力超出凡尘,显得更牛逼一些。因此,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话音才落,一件僧衣落在他的手上。
这是一件白色的,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白色僧衣,不薄不厚,但是摸起来十分有手感。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味,味道不浓,甚至不注意的话,会忽略掉这股味道。但是仔细去体会,却又别有一番感受。这味道有点灯油味,也有点书卷味,还有点阳光的味道。总之,让人很舒服。
不过方正还是很好奇,他听一指和尚说过,僧衣可是有颜色,几缝之分的,可不是随便穿的他听说过褐色、红色、黑红色、黄色、灰色僧衣,就是没见过这白色僧衣而且僧衣不是应该避免纯色么
方正就纳闷了,问道:“系统,你确定你这衣服没拿错你看看这僧袍,明显不对啊据我所知,僧衣有三种,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时穿的;
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
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
三衣总称为袈裟,当然,外面披着的红色的,也称之为袈裟。可是你这僧衣却是古怪了,不是小衣,也不是七衣,更不是大衣,似乎处于七衣和大衣之间啊。
而且这颜色也不对啊
我没记错的话,袈裟应该是一种颜色的名称,是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则说是一种橙黄色,可能是一种赤黄混合色。
根据记载,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后,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区别,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黑木兰色。不过我们家老头子说过,那都是胡扯,真正的印度六世纪时期,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所谓青黑木兰仅是些微小的差别。
而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泊尔诸国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的不同。
我国汉人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
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
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向我们这边的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
缅甸佛教徒特别忌穿黑衣,因为在缅甸古代曾有一种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后来严行禁绝。
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另外,你给我什么颜色不好,偏偏给我一个白色,还是纯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